在考試中,文史常識是??純热葜?。其考察方式以識記性為主,考點比較分散,內容龐雜,所以需要大家平時做好知識積累。
內容可以分為兩大板塊,文學知識和歷史常識。文學部分包含國內和國外文學知識,側重考察中國古代文學常識,??疾斐烧Z典故的出處,詩句詩人作品對應等,也會聯合歷史事件考察;歷史部分側重中國歷史知識,國外涉及較少,喜歡考察基本的事件排序,知識的對應等等,近代史還常見考察影響意義等。今天主要給大家分享一些??嫉膽馉幒蛯牡涔?。
1. 破釜沉舟——巨鹿之戰
巨鹿之戰是秦末項羽率領數萬楚軍同秦軍主力在巨鹿進行的戰役,也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之一。巨鹿之戰中,項羽率領全軍渡過黃河,下令破釜沉舟,燒掉房屋帳篷,只帶三日糧,以示決心。項羽的決心和勇氣,對將士起了很大的鼓舞作用。楚軍士氣振奮,以一當十,越戰越勇,最終瓦解秦主力部隊,秦加速滅亡。
2. 紙上談兵——長平之戰
戰國時期秦、趙兩國因爭奪上黨,而爆發大規模的戰爭。長平之戰是兩國之間的決戰。秦數戰連勝,趙軍損失慘重所以固守不戰,秦便派間諜散布廉頗投降的謠言并揚言秦不怕廉頗,怕的是趙奢之子趙括。秦國暗中任命名將白起為統帥,白起針對趙括的弱點制定作戰方針,趙括熟讀兵法。但只知道根據兵書辦,不知變通,貿然進攻,結果被秦軍打敗。趙國經此一戰元氣大傷,加速了秦國統一中國的進程,長平之戰是戰國歷史的最后轉折,至此秦國的統一只是時間問題。
3. 草木皆兵、風聲鶴唳——淝水之戰
淝水之戰中前秦部隊被晉軍偷襲,潰不成軍令秦兵士氣受挫,苻堅也信心動搖。他得知晉軍正行軍,便登城頭觀察晉軍。他看見對岸的晉兵,排列整齊,戰船密布,心中覺得晉兵訓練有素。再望向北面的八公山,山上長滿無數草木,北風吹過,草木晃動,就像無數士兵在運動,大驚感慨晉軍強大。后來,人們以“草木皆兵”形容人神經過敏及疑神疑鬼。
苻堅在淝水一戰中箭,率領余兵逃回北方。當他們聽到風吹過的聲音及飛鶴的鳴叫,都以為是晉軍在后追擊,于是他們日夜逃跑,饑寒交迫,結果當他們回到北方時,百萬大軍已失去了十之七八。后人便以“風聲鶴唳”形容人在受過刺激后,心靈變得脆弱不堪,一旦風吹草動都會受不了,或者亦可形容岌岌可危的處境。
4. 四面楚歌、十面埋伏——垓下之戰
楚漢相爭時期,劉邦把項羽圍困在垓下,采取十面埋伏的戰術,圍困項羽。為了進一步動搖和瓦解楚軍,劉邦要漢軍四面唱起楚歌。楚軍聽了,越發懷念家鄉。項羽聽到后也大驚失色,以為漢軍已攻下楚地,見大勢已去,帶八百騎兵連夜突圍南逃。渡過淮河后迷了路,陷進湖沼地帶,被漢軍追上。項羽領兵且戰且退,退至烏江,身邊只剩下二十八名士兵,最終激戰后自刎而亡。
一、練習題
1.“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是由《三國演義》中的一次戰役演化而來,該戰役是( )
A.長平之戰
B.官渡之戰
C.赤壁之戰
D.巨鹿之戰
1.【答案】C。中公解析:“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出自《三國演義》:“欲破曹公,須用火攻,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原意是周瑜定計火攻曹操,做好了一切準備,忽然想起不刮東風無法勝敵。其與赤壁之戰有關。長平之戰是戰國時期秦趙之間的戰爭,相關典故有紙上談兵。巨鹿之戰是項羽滅秦軍主力的戰爭,相關典故為破釜沉舟。官渡之戰為東漢末年曹操與袁紹之間發生的以少勝多的戰役,經此戰役,曹操戰勝袁紹奠定統一北方的基礎。ABD與題無關,故本題答案為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