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申論考試中,非作文題型常見有歸納概括、提出對策、綜合分析和公文寫作。其中,綜合分析題型全面性較強、邏輯思維要求較高。在各招警考試中,一道綜合分析題目分值占10-30分,分析對象涉及詞語、句子、政策措施、社會現象、人物觀點等等,此類題型考查形式靈活多樣。中公教育帶大家來看看綜合分析題的考查情況和作答方法。
一、大綱要求
綜合分析能力要求指的是對給定資料的全部或部分的內容、觀點或問題進行分析和歸納,多角度思考資料內容,做出合理的推判或評價。中公教育在此逐一進行解析:
1. 內容、觀點或問題:指分析對象,即問題題目所要求談論的核心話題,常見于詞、句子、現象、政府舉措、觀點等等;
2. 分析和歸納:分析——深入理解挖掘分析對象的本質涵義,多個角度展開分析;歸納——對要點進行整理,理清要點呈現邏輯;
3. 多角度思考:對材料內容要全面看待,找點風向要齊全,具備綜合全面的認識思維;
4. 作出合理的推判或評價:即觀點,依據材料內容(材料)、客觀實際(具體情況)、政府角度(老百姓角度)、生活常識等等給出合理的結論。
二、核心作答原則
1、閱讀題干,確定分析對象
2、圍繞分析對象,初步展開分析
3、帶著分析方向,到材料中找點
4、將所有的要點按照邏輯分類加工整理,書寫呈現答案(依據邏輯或材料邏輯)
注意,綜合分析題的找點過程與歸納概括題類似,圍繞題干話題,勾畫出所有相關要點即可。挑戰在于要點更多、更雜。歸納概括往往只需要找一個方面的內容,比如概括問題、概括表現、概括對策等。而綜合分析在題干話題下,需要概括到多個方面的內容。
招警申論中考過這樣一道綜合分析:談談你對“作為精神資源的鄉村文化”的理解。
第一步,讀題干,確定分析對象為“鄉村文化”。
第二步,初步分析,要從精神資源角度理解鄉村文化。
第三步,找點。找點過程中就需要顧及“精神資源”“鄉村文化”兩個關鍵詞,還需要找全相關表現、價值、不足、做法等等。
第四步,加工整合,使要點有條理性,有邏輯地書寫。
參考答案:“作為精神資源的鄉村文化”,對人類具有重要意義,即在鄉村生活中重新發現了在城市現代文明中過分重視物質資源而失去的鄉村文化的精神資源:一是感受自然熏陶。自然中能感悟生命的意義與快樂,觀察生活,重新發現,獲得新生。精神生活充滿魅力,成為“精神明亮”的人。二是可使靈魂永安。失敗時在那里獲得力量,鄉情成為永遠的依戀,民俗、民間文化極具溫情的人生體驗,使人在這種熏陶中成長。三是具有文明意義。鄉村體現自然造化的“個異性”、“永恒”的感覺,以及“共有共享”的理想。因此,我們必須走出城鄉發展關系的誤區,深刻挖掘鄉村文化。
綜合分析題本質上就歸納概括+一點邏輯,也就是深度歸納,把需要的相關內容要點整合到一起,按一定的邏輯整體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