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中公警法考試網為廣大考生提供公安院校聯考模擬題以及備考資料,考生可關注本站獲取更多考試信息。
推薦: 2022招警考試模擬試題匯總
給定資料
《關于加強和改進鄉村治理的指導意見》中強調,實現鄉村有效治理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既要推進法治鄉村的建設工程,使“法治農村”的理念深入鄉村開展,也要發揮道德模范引領作用,將公民道德建設工程深入鄉親鄰里,同時增強自治組織規范化建設,健全村民自治組織能力。
作答要求
根據你的理解,聯系實際,圍繞“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話題,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
要求:
(1)觀點明確,見解深刻;
(2)思路清晰,語言流暢;
(3)參考“給定資料”,但不拘泥于“給定資料”;
(4)字數1000~1200字。
參考答案
匠心獨運丹青手 萬里山河起宏圖
——加強鄉村治理 鑄造魅力新農村
“人家皆枕河,埠頭春溪漲”。從臟亂差、臭氣熏天的護村河,到如今碧水潺潺的暖陽盛景,L村的那條小河讓我們感受到鄉村環境的巨變。農業升級、農民發展、農村進步是鄉村振興的全新課題。我們農器越來越現代,吃得也越來越健康,但是生態壓力的反向倒逼迫使實現高質量發展困難疊加。硬實力積極前行,軟實力不可小覷。健全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的鄉村治理體系是新的時代之題。
法治引領筑起鄉村治理之基。法治思維區別于傳統社會中的“人治”,是一種高效的、正確的、清晰的治理理念。農村長期以來人情社會濃厚,“找關系”辦事、“私了”解決矛盾等等問題屢見不鮮,法治思想的深入宣傳,可以規范農村基層行政執法的程序,快速并入法治化軌道。從“一村一法律顧問”工作的有效落實,到形成依法治理骨干體系,再到推廣車載法庭巡回審判方式,無一不是發揮法律的專業力量,讓村民的合理訴求有法可依,化解村級矛盾,維護農村生產生活。因此,加強農村法治化建設,提升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治理水平,是“群眾有所呼,政府有所應”的生動寫照。
德治相輔是筑起鄉村治理之魂。優秀的道德品質不僅僅是傳統文化,更具備社會層面的強制約束力。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能助力群眾思想品格的錘煉和提升。然而,當今社會在基層治理中依舊有些“看客心態”,甚至于村級班子中有些扭曲的政績觀,弄虛作假有之、高高掛起亦有之。這不僅讓各項治理政策無法高效落實,降低群眾參與度和積極性,也嚴重動搖政府在人民群眾公信力。堅持德治,不僅僅要做好群眾的引領工作,更要樹立先進模范標桿,堅持“看齊意識”,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等有機結合。
自治實踐是筑起鄉村治理之源。自治就是要變被動為主動,增強農村治理的主體廣泛性,讓基層人民群眾參與社會公共事務中。自治實踐的持續性深耕,一方面減輕政府公務人員繁雜事務的壓力,另一方面居民通過實踐工作不斷實現自我價值,完成與社會價值的相協統一。比如x地區將常用事項和民生事項在縣域通辦,建立評辦議閉環體系,調動辦事帶頭人、新鄉賢積極參與村務事務,建立“紅白理事會”,“村里的事大家商量著辦”是黨的群眾路線在新時代鄉村振興的重現。因為,我們要以自治實踐走基層治理之路。
鄉村的有效治理是實現農村現代化的根本性前提,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三治融合”是中國鄉村是繼往開來的承接點。“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這是我們矢志不渝的方針”。中國的鄉村,是賡續傳統的依、是再造未來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