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備考中,作文的書寫,作文素材的積累始終困擾著很多考生,如何有效且高質量地積累素材,讓自己的作文脫穎而出,除了作文寫作技巧以外,素材也比較關鍵,甚至成為決定性的內容。
好的文章從來都不是編出來的,而是對于某一領域深入了解和積累,加上觀察和思考,再加之一些寫作技巧方能有效展現。中公教育在此重點給各位備考的同學一些關于議論文素材積累的方法,提高備考的針對性。
一、名言警句
名言警句一定是要有的,也是寫作文時最容易上手的素材。但是在積累名言警句的時候要做到如下,方能事半功倍:1、常規的話題進行分類積累,如:奮斗、實干、誠信、奉獻、青春、為民等,緊扣考試的相關話題;2、數量不在多,而是在于記得住。每一類大概就3-5句即可,畢竟一篇文章中能有三五個引言已經很不錯了,如果用到好處那就更好;3、做到人無我有。就是不要再去記憶常規的一些語言,比如說道環境保護第一反應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那么這個時候,為了避免同質化,需要積累其他的與環境相關話題,使得自己與別人不一樣。
二、人物案例
人物案例是議論文書寫中最受歡迎,也是最好上手的寫作素材,好的人物案例,有效且有針對性的人物案例會讓文章增色不少。但是在人物素材積累的時候應注意:1、對角度積累。多角度的關注各行各業的人物,大人物、小人物,均需要關注積累;2、避免同質化。榜樣很多,但是焦點往往是那么幾位,自然也就成為很多人寫作的素材,為了避免同質化,焦點人物確實需要關注,但更重要的是要關注焦點人物以外的其他任務,尤其是小人物,這樣就能避免同質化;3、針對性。所積累的案例要與考試相關,要與考試涉及的話題相關才行,也要具有代表性。
案例積累的方法:主體+處境+做法+效果
【示例】剛剛過完入黨70周年的“生日”,89歲的他安詳離世,走得坦坦蕩蕩。積蓄,全都捐了;最后一筆黨費,老伴兒代交了,有1萬元之多……這一生,他是那樣簡樸,又是那樣富足,一生家國情,桃李滿天下,留下了閃光的無字豐碑。
提煉:盧永根在生命的最后,心中仍然記掛著黨,讓老伴兒代交最后一筆黨費。
可用話題:對黨忠誠、執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