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對面試綜合分析題目考查時,社會現象類題目的考查占比相對較多。這類題目通常在題干的結尾處經常出現“你怎么看”的問法??脊偻ㄟ^此類題目的考查,就是想要了解學生看問題的角度和是否能抓住本質,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以此來判斷考生的綜合分析能力是否合格。中公教育在此進行展開分析。
例題展示
京新高速東起北京,西至新疆,全長2540公里,是世界上最長的沙漠高速公路。建設者們成功克服了嚴重缺水、沙塵暴、沙漠晝夜溫差大等惡劣環境。京新高速的基建與治沙技術均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它的通車將為沿途各地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請就此談談你的看法。
【存在問題】
1.審題不全。審題時容易出現偏差,僅限于知道熱點事件“京新高速”,分析時只結合話題本身開展,不使用其他題干信息。
2.分析內容薄弱。談完對核心話題的看法后,直接提出解決對策,缺少分析或分析不深刻,缺乏政府思維。
3.開頭套路。部分考生在作答過程中只能單純的用“好”或者“不好”進行表述,并不能就題干的具體信息展開分析。
【破題指導】
1.準確審題。
(1)把握好題干結構,題干第一句話是對于京新高速的基本介紹,第二句是談京新高速的背景和修建難點,這是審題重點。
(2)注意京新高速是在當下交通強國大環境下修建的,作答時要上升到國家建設層面。
2.分析要全面深刻。
(1)依托題干高效分析。如: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過去新疆到北京,時間冗長,道路崎嶇,現在有了京新高速,新疆到北京可以一條道走到底,路也是寬闊的柏油高速路。交通的便利帶來運輸的便利,將大大縮短新疆貨物的運輸時間,讓新疆的水果可以送得更快,賣得更好;
(2)上升高度深入表達。如:緊密團結各民族。新疆是少數民族的聚集地,維吾爾族、哈薩克族、俄羅斯族等少數民族在新疆散布。京新高速的建成,為國家高速網的建成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大大縮短了新疆到各地的時間,讓五十六個民族的關系更加緊密。
3.開頭個性化。
例如可以結合感受分析京新高速開通背后的精神進行破題:各位考官,京新高速代表了我國高速基建和治沙水平已達到了世界前列,這是人類工程史上又一個工程奇跡。它的存在是我們建造者前輩的功績豐碑,體現了艱苦奮斗,不畏艱難,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的攀登精神,值得世代傳頌。
以上就是中公教育跟大家交流的社會現象破題的技巧和方法,祝大家的作答能夠獲得考官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