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dd id="ll7ly"><noscript id="ll7ly"></noscript></dd>

        <th id="ll7ly"></th>
        <span id="ll7ly"></span>
        輔導咨詢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社會招警 > 考試題庫 >

        2022年招警考試行測題庫:行測言語理解模擬題(10.13)

        2022年招警考試行測題庫:行測言語理解模擬題(10.13)

        2022-10-13 09:21:44來源:中公警法考試培訓網于林爽

        【導語】中公警法考試網為廣大考生提供2022年社會招警模擬題以及備考資料,考生可關注本站獲取更多考試信息。

        推薦: 2022招警考試模擬試題匯總

        行測言語理解與表達部分會考查到很多種能力,其中考查較多的是判斷意圖能力,該種能力往往要求考生通過分析題干來把握寫作者的意圖。那么,該如何準確又快速的把握作者意圖呢?除了逐句分析之外,其實還可以借助于關鍵詞句。中公教育帶大家去學習另外一種關鍵句——假設句。

        所謂的假設句,指分句之間具有假設關系的復句。前邊的偏句提出一句假設的情況,后面的正句說明在這種假設的情況之下所產生的結果。常用“如果(假如、要是、倘若、若是)…就(那么、那就、那么就、便)…”等關聯詞語表示。而很多時候,作者的觀點即是通過假設句表達出來的,比如:“大家如果不注重總結,那么成績很可能沒有明顯地提高”,這句話其實就是在告訴我們要注重總結。所以,我們在做題時就可以通過假設句來幫忙判斷作者意圖。接下來我們通過一道題目來具體感知。

        例題

        無論出于什么原因,網絡語言低俗化都對網絡文明建設造成了危害,甚至會從網上轉到網下,降低整個社會的文明程度。當前,網絡語言的發展路徑已經很清晰:從虛擬空間進入口語表達,再進入書面語,最終有可能沉淀到語言應用的各個方面。如果任由網絡低俗語言發展,久而久之它們就會成為約定俗成的慣用語,其負面效應不容忽視。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A.網絡語言低俗化的負面效應已開始凸顯

        B.網絡語言低俗化將會影響社會文明程度

        C.應該警惕網絡語言向習慣語轉化的可能

        D.亟須采取措施治理網絡語言低俗化趨勢

        【中公解析】答案選D。

        文段首先指出網絡語言低俗化會降低整個社會的文明程度,然后通過對當前網絡語言從虛擬空間延伸到現實空間,最終沉淀到語言應用的方方面面的發展路徑的梳理,強調不能任由網絡低俗語言持續蔓延。文段強調的是重視網絡低俗語言的負面效應,采取措施阻止其進一步發展。A項側重于描述現狀,B項強調危害,C項關注的是轉化,只有D項提出亟須采取措施進行治理,為文段意在說明的內容。故本題選D。

        在這道題目中,大家可以發現,通過尾句——假設句我們找出了正確答案為D選項。以后大家在做考查判斷意圖類題目時,如果發現尾句恰好出現了假設句,那就可以借助其來選擇答案。題目中常見的假設句類型:第一種是假設不這樣做會出問題,意味著需要這樣做。上述例題即是如此。第二種是假設這樣做了,會取得很好的結果,那意味著也需要這樣去做。

        中公教育相信通過上述講解,大家應該了解了假設句在判斷意圖類題目中的重要性了,考生們在做題的時候,就可以借助假設句來解題。當然,做題時可以借助判斷意圖的關鍵詞句還有很多,請大家繼續關注中公教育。

        相關推薦
        學習工具
        AⅤ无码囯产在线看免费网站

          1. <dd id="ll7ly"><noscript id="ll7ly"></noscript></dd>

              <th id="ll7ly"></th>
              <span id="ll7ly"></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