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dd id="ll7ly"><noscript id="ll7ly"></noscript></dd>

        <th id="ll7ly"></th>
        <span id="ll7ly"></span>
        輔導咨詢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省考招警 > 備考資料 >

        2023年省考招警行測言語理解題:如何快解推斷下文題

        2023年省考招警行測言語理解題:如何快解推斷下文題

        2022-10-08 12:46:33來源:中公警法考試培訓網李晶

        在行測考試中,言語理解與表達部分有一類題型經常困擾各位考生,那就是推斷下文題。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這類題型的特點,它的典型提問方式是:根據這段文字,作者接下來最有可能論述的是?各位考生在做題時可以通過提問方式判斷出此題型,那么在行測考試中如何快速推斷下文題呢?今天中公教育就這一題型進行具體分析。

        各位考生在做題時需要判斷文段的落腳點是否是在尾句。

        (一)如果落腳點在尾句,則根據尾句推斷下文

        例題

        地球歷史上曾經發生過5次物種大滅絕,每一次都造成了至少75%的物種消亡。那么,這幾次物種大滅絕都是如何發生的呢?很多人會把原因歸于某種天災,這個想法有一定的道理,起碼距今6500萬年前發生的那次物種大滅絕就是源于一顆闖入大氣層的隕石,科學家已經在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島找到了那次撞擊的遺跡。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物種大滅絕都是因為天難。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的古生物學家阿麗莎·斯蒂格爾博士通過對海洋化石的研究發現,發生在距今3.6億年的泥盆紀后期的那次物種大滅絕很可能另有原因。

        根據這段文字,作者接下來最有可能介紹的是:

        A.地球歷史上發生的5次物種大滅絕的情況及其規律

        B.物種大滅絕可能引發的災難性后果及人類的應對之策

        C.除天災外可能引發地球物種大滅絕災難的原因分析

        D.斯蒂格爾博士關于泥盆紀后期的那次物種大滅絕原因的發現

        【中公解析】答案選D。題干第一句指出地球歷史上發生過5次物種大滅絕,第二句圍繞第一句進一步論述,很多人把發生物種大滅絕的原因歸于天災。第三句通過“但是”進行轉折,指出“并不是所有的物種大滅絕都是因為天難”,并通過斯蒂格爾博士的發現指出,發生在距今3.6億年的泥盆紀后期的那次物種大滅絕很可能另有原因。文段的落腳點在尾句,后文應根據尾句推斷下文,也就是論述泥盆紀后期的那次物種大滅絕的原因是什么。D項與此相符,可以保留。A、B、C三項均與尾句的話題無關,排除,故本題選擇D項。

        (二)如果落腳點不在尾句,則需根據行文邏輯推斷下文

        例題

        河的兩岸風光旖旎。西岸,草原一望無際,綠色的波浪逶迤而去,在天際同藍天連成一片。三四千頭一群的野牛在廣闊無垠的草原上漫游。有時,一頭年邁的野牛劈開波濤,游到河心小島上,臥在高深的草叢里??此^上的兩彎新月,看它沾滿淤泥的飄拂的長髯,你可能把它當成河神。它躊躇滿志,望著那壯闊的河流和繁茂而荒野的兩岸。

        作者接下來最有可能講的是:

        A.敘述“河神”野牛的傳說

        B.描寫草原上的其他野生動物

        C.描寫位于河岸上自己的家鄉

        D.描寫河另一岸的美麗風光

        【中公解析】答案選D。題干第一句指出河的兩岸風光旖旎。第二句指出西岸草原一望無際,接下來對西岸草原風光進行具體論述。文段的落腳點在第一句“河兩岸的風光旖旎”,所以,描述完西岸的風光之后接下來后文應該描述的是另一岸的風光。A項說的是“河神”野牛的傳說,文中已經論述過,屬于本文信息,排除;B項說的是其他野生生物,文段只提到了一群野牛,并未提到其他生物,與上文銜接不當,排除;C項說的是“描寫自己的家鄉”無法從文段找到相關信息,與上文無法銜接,排除。D項與上文銜接緊密,故本題答案選D。

        推斷下文題重在考查對下文內容的推斷,考生需要理清文段的行文脈絡,找準題干的落腳點,從而快速選擇出與文段銜接最緊密的選項。

        相關推薦
        學習工具
        AⅤ无码囯产在线看免费网站

          1. <dd id="ll7ly"><noscript id="ll7ly"></noscript></dd>

              <th id="ll7ly"></th>
              <span id="ll7ly"></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