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政策就是政府或者一些主體為了解決目前所存在的問題而采取的具體手段,面試中往往在題目設置上為“主體”的一種做法,讓我們談自己的理解或者看法。
題目展示
近期,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7部門發布指導意見,進一步完善和落實積極生育支持措施。其中提到發展普惠托育服務體系,支持有條件的用人單位為職工提供福利性托育服務,支持有條件的幼兒園招收2—3歲幼兒,談談你的理解。
【分析角度】
1.分析政策出臺的目的意義。在目的意義的分析上我們思考為什么要提到發展普惠托育服務體系呢,一方面可以反觀當下存在的問題,另一方面分析落實這種舉措帶來的直接好處。
(1)反觀存在的問題。我國步入老齡化社會。國際上通??捶ㄊ?,當一個國家或地區60歲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總數的10%,即意味著這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口處于老齡化社會,而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顯示60歲以上人口達到2.64億,占比達到了18.7%,面臨巨大養老壓力,必須要從生育層面著手。
(2)分析政策帶來的好處。解決父母養育孩子的后顧之憂。鼓勵用人單位提供或者是幼兒園招收幼兒,讓父母能夠放心托管;市場化引導,用市場思維解決托管難的問題,也是政府放權的一種表現。
2.分析可能存在的問題。大家一定要注意這里分析的是可能存在的問題,體現的是一種認識問題的角度,如果是一個好的舉措在答題時可選擇不分析;如果分析可以分析“手段”本身存在的問題和政策落實中面臨的挑戰。
(1)“手段”沒有提及具體的條件標準。如“有條件的幼兒園”的衡量標準是什么,政策里缺少參考指標。
(2)企業參與的覆蓋面比較小或者缺少積極性。其一是在疫情背景下企業本身面臨巨大經營壓力,其二是在我國中小企業占比份額較大,福利性托管舉措對企業來說也是一種負擔。
(3)單一政策力度較小。父母不愿意生育的核心原因是生活壓力較大,有養育擇業成本,養育成本和教育成本等多種成本的教育考量。
3.提出政策落實的舉措。好政策關鍵看落實,在對策提出時可以從可能存在問題的角度提出解決辦法,也可以思考如何更好地達成目的的角度,提出自己的見解。
(1)明確托管的標準。根據家長需求和市場典型案例設定方向性幼兒園的標準,給市場經營主體正向指引,依規經營。
(2)鼓勵企業帶頭示范。鼓勵國家企招警和地方性大型企業帶頭提供福利托育服務,針對中小企業在經營方面有政策性傾斜,鼓勵企業聯合提供托育服務等。
(3)出臺配套舉措。推進公共服務的服務屬性尤其是在教育和醫療方面,控制過度資本化,推動教育民轉公,教師輪崗等制度,醫療層面加大落實好家庭醫生,分級診療和全民醫保等制度落地,同時,做好房子是用來“住”的定位,落實租購同權,多種性質房屋入市,解決住房問題,更核心要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把經濟蛋糕作答,做好穩就業舉措,就業質量是化解問題的“源頭”。